黄磊主演麻辣家族电影解析,跑题的黄磊与失焦的家族
本文作者 " 瓦達尼尼 ",欢迎去豆瓣 App 关注 Ta。豆瓣影评 : 跑题的黄磊与失焦的家族。
去年的上海电影节请来了山田洋次,一把年纪的他倒是不服老,坐个板凳在影城通道处和观众一起看了《如果和母亲一起生活》与《家族之苦》。之后山田上台与观众谈笑风生,这位已过耄耋的长者用旺盛的创作力与对时事、民生的关切笼络了大批拥趸。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仅仅相隔一年,《家族之苦》的中国版就被搬上了大银幕——这个顽童般的大师竟也赶上了翻拍的热潮,以拓展自己的 " 海外事业 "。
不过,这个来得快的果实似乎并不好吃。上映 4 天仅收获两千万的票房,恶评不断的表现,对于这部有着豪华制作班底、经典加持的《麻烦家族》来说,实在不尽如人意。而抛开这些不谈,我们单从一个基本面出发,对于观众来说,《麻烦家族》还真是不好看:整体混乱的叙事、尴尬的笑点、跳脱的节奏、生硬的剪切 ... 这难道不是一个粗剪版本吗?!可见把好故事拿来重新讲一遍,也是需要功底和技巧的啊。那么,惯于在电视里运用 " 神奇大脑 " 的黄老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儿呢?
首先基于一个事实,《家族之苦》是对《东京物语》的变调,也是对山田前作《东京家族》(翻拍自《东京物语》,与《家族之苦》采用的是同一批演员)的戏谑。也就是说,《家族之苦》本身就具有强大而长久的结构基础,使得观众对其人设有相当大的认知和宽容。因此,《家族之苦》其实在最为严峻的人物关系的建构上省了很大力气,并且刻意制造反差来达到喜剧效果。但《麻烦家族》就没有这样的捷径,它不仅要从零开始解释每一个出场人物的身份性格,还要同时表明几个人物之间关系的亲疏。对于一部仅 100 分钟的电影来讲,要说清楚这个大家庭真是难上加难。迫于时长和被原著牵引的关系,黄磊选择了点到即止,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物塑造上的失衡,比如爆肚店的老板娘就做了相当脸谱化的处理。更不用提之后还要加上何炅、小岳岳还有墓地推销员这类画蛇添足的角色。
看《麻烦家族》的过程中,很难让人体会到家庭感,一方面是由于置景的生硬,所有的物品都被放得死死的,整齐干净却没有任何生活气息;打光忽略层次,室内场景比较单薄,杂乱的配色也影响了观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虽说是讲述家庭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但实际上家人间的互动却少得可怜。除却海清与王讯的插科打诨起到一定活跃气氛的作用,其他家庭成员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在发生离婚这样鸡飞狗跳的事情后,每个人的步调却异常缓慢,孙莉要一直憋着等黄磊出差回来才告知这桩大事,海清夫妇家庭会议前还在悠哉悠哉地买瓜子和栗子,魏大勋则完全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连你们都放弃治疗了,还盼望着观众在银幕前干着急?黄磊对 " 麻烦家族 " 的定义或许是一个 " 嫌麻烦 " 的家族吧?!没有意图去解决矛盾,戏剧的张力就被冲淡了。
看得出,整部影片最努力的人是李立群老爷子,他尽力地还原了一个自尊心强却渐渐失去权威的一家之主形象,日常化的演绎还是颇接地气的。但角色塑造上最大败笔还是来自于张伟欣扮演的母亲,而病根就在于她的悬浮人设和空间局限。作为几千年来典型的中国传统贤妻良母的代表,张伟欣应该关切家庭、关心下一代,承担起形式上维系家庭的核心作用。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母亲,整天盘踞于自己的小空间,打扮地漂亮得体,下有儿女供养、媳妇持家,每天穿梭于高大上的写作兴趣班,对家人都是一副冷冰冰的脸孔。所以,当这样一个活的逍遥自在的人突然提出要离婚,不会显得突兀么?或许从戏剧角度上来讲,这样的处理会带给观众一种意外感。但意外感产生之后,不应该采取合理的解释来消除这种意外么?我们来看看原作中的母亲,她被丈夫无情地苛责、被家庭忽视,而在写作班中她找到了自我的价值,所以她才想耍一次任性,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此处的 " 离婚 " 只是一种诉求,所以在开家庭会的时候她才借机把父亲的缺点数落一通。《麻烦家族》里的母亲,表现的却是心如死灰的 " 离婚 ",她的表情动作都像在说 " 我蔑视你们,所以我要脱离你们 "。这样的设置,如何能让观众产生共情?
实际上,这些问题的产生其实不单赖演员的表演,核心则在于叙述的视角。想要理解谁,就从谁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很简单的道理,应用于电影语言也是一样。仔细研究《家庭之苦》,山田洋次其实是从女性视角出发的——正因为当今社会男性权威的式微让女性的自我意识有了觉醒,才会产生脱离传统体系束缚的思想。围绕这个主旨,我们分析《家族之苦》的文本要明晰得多。父母闹离婚,解释的权重巧妙地放在了大哥、大嫂和妹妹、妹夫身上,所以看似母亲对父亲的不满来自于一些无足轻重的小细节,其实爱的消弭与矛盾的滋生在这两对夫妇中也已然体现。而小儿子与之时代跨度较大,他以新观念冲击旧观念,同时也像他自己讲的,在两代间充当着粘合剂的作用。从始至终,母亲的意愿并非 " 破坏 " 这个家,而是共同解决难题,所以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为了定位和克服问题设置的。但遗憾的是,黄磊只看到了 " 离婚 " 这个表面因素,《麻烦家族》的目的也从解决矛盾沦为了刻意打破。不符合常规的戏剧逻辑缺乏主干的支撑,情节推动也就失去了核心动力。《麻烦家族》的视角略显混乱,从刚开始贯之以父亲的视角,而后却被不同人物打乱,比如王讯视角占了过多篇幅。当然,有些时候插入一些无厘头的旁枝会提升喜剧效果,单若闲笔抢了主叙事的风头,电影就会沦为不伦不类的情节块,也就是所谓的 " 段子电影 "。
终于知道为什么《麻烦家族》被吐槽像情景喜剧或春晚小品了吧?黄磊老师是个敬业的艺术工作者,可是缺乏基本的电影素养。电影上映后,他在微博发表长评,勤勤恳恳地写下他对电影的解读,着实表现了自己对这部处女座的良苦用心。是啊,的确看到了喷涌而出的表达欲,可是黄磊老师啊,您知道吗?电影的 " 讲 " 与 " 不讲 " 是分寸间的艺术,好的电影是不需要用文字解释的。如果我们看了电影得看了您的长评才明白怎么回事儿,那么这说明是您的文字好呢?还是您的电影差呢?
( 全文完 )
本文作者 " 瓦達尼尼 ",现居杭州,目前已发表了 9 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 App 搜索用户 " 瓦達尼尼 " 关注 Ta。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热门文章
HO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