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心理师好看吗讲的是什么故事,孤独的质数
本文作者 "SSABRIEL",欢迎去豆瓣 App 关注 Ta。豆瓣影评 : 《心理师》——孤独的质数。
作者:新浪微博 @这么大个球(这就是我微博 ID,欢迎喜欢老乔的旁友们勾搭70 ) 花了两天的空闲时间把《心理师》一口气看完了。相比起传统电视剧来,这部剧短小精悍,没有冗长无聊的感情线交代,也没有什么太过复杂的人物关系纠缠,它的剧情每集由一到两个不同的小故事填充起来,但又有一条主线,既是夏医生与欧阳欣之间的关系,将全剧贯穿。这种形式其实在美剧里面很常见,就是 " 单元剧 "。 比较典型的像《欲海医心》、《生活大爆炸》,还有《邪-恶力量》前三季(别问我后面七季都发生了啥),都是以单元剧的形式来叙事的。单元剧的好处是,每一集都能让观众接触全新的人物和剧情,主要人物参与到随机事件跟场景当中,观察他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变化。《心理师》也采用了类似的结构,并且运用合理,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几乎能让人从头到尾毫不分神。 剧情一开头,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男主角夏木和女主角欧阳欣之间的针锋相对了。欲扬先抑,两个人最开始的对抗状态和他们后来 " 同居 " 的和-谐景象形成了诙谐的对比。但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夏木带领欧阳欣进入他的催眠世界时,两人看似是在相互博弈,实则却有更多情绪隐含其中。 对欧阳欣来说,她的含糊措辞和隐喻,透露出她有想对夏木说出但无法说出的话,这个埋在夏木生命中的大问号,也是埋在整部剧中的大问号,直到最后才能揭晓;对夏木来说,他对欧阳欣无意中流露出的关心,和他在看到对方跳下高楼一瞬间眼底难掩的惊愕,也暗示两个人的关系也许远远不止对手那么简单。这一段,夏木的神情演绎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精准把控的演技,很容易就会让线索从指缝中溜掉,或者是过于暴露,让人一眼看出端倪,导致后面的悬疑变得索然无味。 进入剧情后我注意到,这部剧里面出现许多有趣的小细节,很多都还与心理学息息相关,看得出来编剧也是做过功课的。如果由这些小细节出发,来联想这个剧的人物设定、夏木和欧阳欣的关系等等,是否会给观看者提供一种新的角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剧情呢?
图片 by@这么大个球
「质数」 质数是在剧最开头就出现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是在高中课堂里都接触过的。质数,又叫做素数,是指在大于 1 的所有自然数当中,那些除了能被 1 和它自身整除之外,无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字。也就是说,它们的因数,除了 1 就只有它们本身,两个而已。 单这么听是不是有种很孤独的感觉? 没错了。从我本身的理解出发,在这部剧中,质数是在隐喻那些患有精神问题的人们。它最开始出现在一位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同时又十分希望自己被治愈的患者身上。紧接着,它出现在欧阳欣的口中,又在夏木的闪回里频频出现。 对精神障碍者来说,他们自己便是孤独的质数,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所接纳。夏木,从一开始扮演治疗者的角色,到最后一步步揭露出,他自己本身也是那孤独质数中的一员。对他来说,1 或许就是他脑海中的那个欧阳欣,是除了他自己之外唯一能被他整除的那一个,也是唯一能够理解他、保护他在理智的悬崖边缘行走的那个人。 「癫痫」 夏木在警局审问室对欧阳欣实施催眠的时候,欧阳欣陷入昏迷。事后夏木前妻跟他解释,欧阳欣可能有癫痫病史。这一点,我在看剧过程中看到许多人评论说没有看懂其中有什么联系。 这里先解释一下,在催眠治疗研究中,标准式催眠是有一定的程式的。通常来说,需要通过光、声等刺激,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感觉通道引导患者进入,使其进入催眠状态。而在这个程式中,强光和闪光刺激,的确能够诱发人产生癫痫,尤其是对于本身患有癫痫病的人作用极明显,突然出现的高频闪光及强度极高的光会引起脑部神经功能的错杂与紊乱,从而引起并发症或是其他的症状。强声刺激的作用也是类似的原理。 能够了解到并利用这一点,编剧可谓是良苦用心。在剧中,夏木之后出现在夜店,在闪光刺激下癫痫发作晕倒,也是这个原理。同时,这里也带出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关于多重人格的研究。 「多重人格」 承接上文,多重人格这个概念,首先要和精神分-裂、人格分-裂区分开。精神分-裂症又叫做 " 思觉失调症 ",患者会出现异常行为,常伴有妄想和幻视幻听,分不清真实与虚幻;人格分-裂同样伴随着一定的症状,其产生原因也是由于长时间的负面情绪影响和精神强刺激。 这样看来,夏医生似乎不属于这两种,而是典型的多重人格。多重人格的学名则是 "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目前还是个学术不尽完全的概念,一些学者认为,多重人格是可以改变这个人的身体素质的,比如当另一人格主导身体的时候,左撇子会变成右撇子、原本近视的视力变正常等。 这个题材,由于其戏剧效果强烈,在很多影视题材中都被诠释过。最经典的莫过于希区柯克的《惊魂记》了。近年的作品,还有沙马兰导演的《分-裂》,里面就大程度地运用了 " 多重个人格改变身体素质 " 这一想法。在《心理师》中,夏木由于产生了 " 欧阳欣 " 人格,因此在欧阳欣人格主导的瞬间,他自己也产生癫痫症状,正是这一想法的具现。 更有趣的一个体现,还有夏医生吃甜食这件事情,也是第二人格偏好的关系。对比小夏最开始吃到马卡龙的瞬间那个无限嫌弃的表情,和后来成天棒棒糖、冰激凌、蛋糕不离手,一个人坐在那默默地吃甜食,这个第二人格实在是让他倍加可爱。不过……可能甜食吃太多也会更胖了?
「666」 "666" 这个数字在剧中,出现在欧阳欣给夏木交代出的一个有可能关押被绑架儿童的地址里。也许把这样一个数字用在这里只是导演的人无心之举,不过结合它的含义看又显得别有一番用意。撇去中文谐音的网络用语,666 在西方其实一直有象征撒旦以及恶魔崇拜。 这个数字的出处是圣经启示录。在启示录 13:16-18 节中描述道," 除了那受印记,有了兽名或有兽名数目的,都不得做买卖。在这里有智慧,凡有聪明的,可以算计兽的数目;因为这是人的数目,他的数目是六百六十六。" 这里面明确指出了,666 是人的数目,是没有得救的那三分之二的人。在圣经中,上帝创世用了 7 天,而 6 比 7 不足,恰好象征了人性的不完美之处。 人性的不完美,也正是《心理师》这部剧所主要揭示的。在剧中,心理医生夏木可谓是看遍了世间百态。人性的缺憾,由于其本身一些对于欲望的缺乏抵抗,还有身边人和事的诱因,而体现在他的行为举止里。片子里展现的很多案件场景,都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共鸣,比如娱乐圈背后的辛酸、子女和父母的疏离、老人的离世、" 宅 " 文化的盛行与影响等等,而夏木作为像一个见证人和引路人一般的角色,引导观众和剧中陷入困境的人们一起,一步步解开心结,直面心中的恶魔。这真正像宣传语所讲的那样," 反映了当今国人们的心理状态 ",是一部非常治愈的剧。 而最后,夏医生要面对的最强大的恶魔,便是他自己的心魔。有意思的是,导致夏木变成了剧最开始这个样子的原因,也是全剧唯一的一起命案。写到这里我要插一句话,这也是另一点我喜欢这个剧的原因:" 破案 ",并不是这个剧的主题。 虽然多重人格的实例并不常见,剧情的设置却非常真实合理,普通人哪怕是一个心理医生,也不可能每天都能够碰上命案。夏医生碰到的事件,多数是一些看上去不合常理的小事情、小谜团,比如总是忍不住要说实话的汽车推销员,或者是幻听到唱京戏声的夜店 DJ,这两个故事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合情合理却又别出心裁,原创性很强。 最后案件结束的点,并不在于抓到了罪魁祸首,或是把问题解决,而在于是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头绪。心理医生的作用正是在此,所以便非常合理地点到为止,将事情的后续给观众留出想象空间。跟着夏木医生一同寻找破解这些谜团的关键线索,而不是专注于谜团本身,这为观影增添不少趣味性。 回到主题,最后夏医生面对的是自己心中的恶魔,同时,也实现了对自己的拯救。从整个剧情中不难看出,夏木是一个性格很好的人,他善于倾听,善于发现,也善于去了解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光这几点就足以当作成为一个优秀心理师的潜质。 在心理咨询中,夏木的主人格担任了倾听和引领的作用,而他的 " 欧阳欣 " 人格则负责逻辑思考和联想的部分,两个人格分工有序,配合默契,才能够顺利地解开各种疑题。结合夏木的过去看,也许正是由于他对曾经的自己的否定,压抑了他作为心理学研究生理性分析能力的一面,加上与欧阳欣正面交锋的诱因,从而促进产生了 " 欧阳欣 " 这一人格,负责同样的功能,使得他能够正常处理心理学案件。心理咨询时," 欧阳欣 " 的独到见解,实际上都是夏木潜意识中早已熟悉的知识。 在剧情的最后,代表逻辑思考的 " 欧阳欣 " 人格消失了,夏木也因此陷入了混乱,一度丧失主控能力。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这个细节在剧中的出现,是在一个镜头里,夏木的 " 欧阳欣 " 人格曾捧着一本书,坐在心理咨询师的沙发上翻看。她在看的那本书正是西格蒙德 · 弗洛伊德所著的《梦的解析》。书中谈到了弗洛伊德的 " 潜意识 " 理论,提出 " 本我的存在 "、" 梦是欲望的满足 " 等概念,其中不难看出叔本华外在意识和自身意识理论对其的深远影响。 相应的,《心理师》中出现过夏木做梦的情景。在梦里面,欧阳欣的形象总是反复出现,也许可以理解为夏木本我与自我的对话。 最开始,夏木的自我对于欧阳欣所代表的关于 " 真-相 " 的潜意识持一种警惕和排斥的状态,逐渐地,则发展成将这种警惕延伸映射到他自己处理过的现实案件当中去,也就是他第二次从中惊醒的那个噩梦。警惕变成警告,催动了夏木具有完整记忆的真实人格的苏醒。
「量子论」 关于量子论的那两集,可谓是非常搞笑了。傲娇的夏医生在图书馆埋头苦读,依然没办法搞明白理工男如天书般的一套套说法。那么,让夏木医生如此头痛的量子论,到底是个啥呢? 其实量子论的理论框架,就是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薛定谔的猫的比喻,是说把一只猫关在一个封闭盒子里,用枪对着盒子射击,那么再打开盒子查看之前,我们无法知道这只猫的死活。那么这只猫在盒子里的时候,就处于一种死与活的叠加状态。 现在,想象这只猫是个电子,密封盒子是波粒二象性,那支枪是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死与活的状态就是量子叠加态。当我们不进行观察时,电子具有波动性,而一旦展开观察,光子撞击了电子,电子的位置就确定了,呈现出粒子性。 把这个概念延伸到生活中甚至剧情中,代表了一种事件发生之前本身所具有的随机性。夏木和欧阳欣之间的感情也正如此,是一种 " 美好 " 和 " 危险 " 的叠加状态,在打开盒子,也就是结局揭示之前,谁也猜不出它的本质究竟如何。吸引我们看下去的原因之一,也正是这个。 对编剧来说,也许剧情一开始按照正叙而非倒叙的手法,也不会让很多人直呼 " 看不懂 "。但那样的话,剧情的观赏性将被大大削弱," 薛定谔的夏木 " 也就不存在了。 「尼采」 《心理师》的最后几集,停止了单元剧的剧情,而是专注主线剧情的推动,节奏极快,情节紧凑,非常精彩。在第十六集中,夏木坐在桌前和 " 反派 " 孔清平对峙时,孔清平对夏木说过这么一句话," 你不要选择去遗忘,也不要选择凝视深渊,因为深渊必将回报以凝视。" 这句话出自于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 · 尼采的著作,《善恶的彼岸》,它的原话是," 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它的前面其实还有一句," 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 所以说,善与恶,总是在互相对望的,彼此之间不过一步之隔。在这句话里,孔清平自己才是那个 " 与怪物战斗的人 ",他以为是 " 怪物 " 的夏木,恰恰在挣扎中认清了自我,也发现了事情的真-相,而他自己,则沦为了那个 " 怪物 "。 撇去各派学术对其背后深意的探讨,这句话出现在剧中,从孔清平的口中对夏木说出来,很明显地是在警告夏木,继续深究下去的话,他会发现自己就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当然,最后孔清平自食恶果,发现自己才是一切的恶果的始作俑者,也使这句话的借鉴充满了反讽味道。 这个反转的核心人物,便是夏木自己。他的表现,也是全剧最后收尾的点睛之笔。在反转的整个经过中,乔振宇大飙演技,很精湛地演绎出了夏木从迷茫到崩溃,再到一点点找回自我、重塑自我、揭露真-相的过程,撑起全剧的灵魂,在观众接受头脑风暴的同时也大饱眼福。
「总结」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让那些令人初看觉得有些一头雾水的情节,变得更有意思起来。也是想表示,《心理师》并不是一部粗制滥造的网剧,其中确有值得回味和感动人的东西存在,值得一看。此外,除了乔振宇精彩的演绎,剧中其他人物的表现也都古灵精怪、趣味十足,无论是寻求刺激还是休闲放松,都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 全文完 )
本文作者 "SSABRIEL",现居 London,目前已发表了 7 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 App 搜索用户 "SSABRIEL" 关注 Ta。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热门文章
HOT NEWS